滷肉飯也常有人寫為魯肉飯,實際上滷肉飯才是正確的寫法,近年有許多店家或包裝食品寫著魯肉飯的字樣,造成許多民眾的誤解。用醬油將肉末滷過的醬汁,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是普遍的滷肉飯做法,偶爾會加上筍絲、筍乾、滷蛋、蘿蔔乾或
酸菜做搭配,滷肉飯是台灣道地的小吃,也有許多時候被當成正餐。
滷肉飯做法
滷肉飯有分為使用肥瘦參半的豬肉與五花肉等不同的豬肉去做,肥瘦參半的豬肉做的滷肉飯吃起來比較清爽,油脂不似五花肉所做的滷肉飯,部分饕客偏愛瘦肉較多的滷肉飯,另外一派則偏愛五花肉做的滷肉飯,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並不相同,青菜蘿蔔各有人愛,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。
滷肉飯的做法有許多店家有自己的秘方,較為簡單的做法是先準備好肥瘦參半的豬絞肉,紅蔥頭、醬油、白胡椒粉、五香粉、油蔥酥、米酒,先將紅蔥頭爆香備用,接著將豬絞肉稍微煎至逼出些豬油,開始加入醬油、水以及各種調味料,液體的量要淹沒所有的豬肉,以小火大約煮個半小時即完成,可以在關火之前加入
紅標料理米酒或紹興酒提味,最後將完成的滷汁淋至白飯上,家常滷肉飯就可以上桌了。
滷肉飯在南北的差異
滷肉飯在某些地區也稱為肉燥飯,主要是台灣南北飲食的差異,北部吃得比較不那麼油膩,中部或南部則吃得較油膩,某些說法是客家人與閩南人的飲食文化不同而衍生出的結果,北部人吃的滷肉飯在南部只能稱為肉燥飯,要在南部稱得上是滷肉飯,至少必須有一塊滷過的三層肉,而這樣有滷三層肉的飯即為北部的控肉飯(爌肉飯)。中華郵政曾經於 2013 年 8 月 16 日推出"台灣特色美食郵票-小吃"的套票,其中包含
臭豆腐、
肉圓、蚵仔煎及滷肉飯等四種台灣特色小吃,甚至在台南舉辦發表典禮,而套票中的
肉圓以及滷肉飯所選用的圖片產生爭議,主要原因在於套票上的滷肉飯並沒有滷三層肉,在南部屬於肉燥飯,因此產生南北飲食文化的爭議,甚至上了新聞版面
[1][2]。
延伸閱讀
外部連結
- 2013/8/27 中時新聞:滷肉飯郵票掀波 南部郵迷:沒三層肉 是肉燥飯 [開啟網頁]
- 2013/8/27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:【消費流行】小吃郵票 掀南北滷肉飯論戰 [開啟網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