圍爐是台灣閩南地區吃
年夜飯的一種說法,圍爐的時間為
除夕夜,農曆年二十九或年三十,家中成員都趕回家,與家人一起吃
年夜飯,閩南地區居民會在桌子中間放一個火爐,上面放置火鍋,桌子上圍一整圈的食物,可以放到火鍋中一起煮,由於家人都圍著桌子(通常為圓桌),桌上食物也圍繞著爐子,所以這樣的吃法也稱為圍爐,現代許多家庭依然保有圍爐的習慣,但中間不一定是火爐,取而代之的有小型瓦斯爐或是電磁爐,較傳統火爐有效率。另外,也由於現代人處於工商社會,平時工作繁忙,也有許多家庭會選擇在
除夕前,直接向餐廳訂購處理完成的圍爐菜色組合或直接至餐廳圍爐。
傳統習俗在
除夕圍爐前,家中長輩會先
祭祖,讓祖先也能一起享用
年夜飯,畢竟
年夜飯也是團圓飯,要一家人一起享用,而圍爐除了有許多食材可以放入鍋中煮食,還會另外準備一些代表吉祥的菜餚,例如代表發財的髮菜、代表年年有餘的魚肉、代表闔家團圓的湯圓、代表長命百歲的長年菜 ... 等,除了享用圍爐鍋中物,也應該每種菜餚都嚐嚐,讓即將到來新的一年先沾沾喜氣,以期讓新的一年能夠有好采頭。
圍爐相關主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