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樂

芭樂的外觀樣貌

芭樂的科學分類

界:植物界 Plantae
門: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
綱: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
目:桃金娘目 Myrtales
科:桃金娘科 Myrtaceae
屬:番石榴屬 Psidium
種: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
芭樂即為番石榴的俗稱,番石榴樹的果實,英文 Guava,學名 Psidium guajava,其它別名還有拔仔、黃肚子、雞矢果 ... 等,芭樂原產於加勒比海、美洲、中南美洲、墨西哥等地,後來引進栽種,屬於外來種,芭樂的本名為番石榴,其中"番"字有外來的意思,芭樂外形與臺灣的石榴很類似,所以稱之為番石榴,國語稱為芭樂是取自原著名、客家話、閩南話對其稱呼都很類似,取自臺灣本土語言的諧音而成為芭樂,臺灣目前栽種的芭樂品種種多,四季幾乎都有芭樂可以採收,但各季節的芭樂品種有所差異。

臺灣最早並沒有芭樂的栽種紀錄,因為芭樂在三百多年前僅有中南美洲有產,後來西班牙人將芭樂傳至歐洲,輾轉再傳至中國大陸,讓亞洲人開始嚐到芭樂這種熱帶水果的滋味,並開始在亞洲各地區開始栽種,臺灣早年開始引進芭樂栽種後,也努力的研發各種適宜臺灣培養又好吃的品種,早年有中山月芭樂、梨仔芭樂、白芭樂,到了民國81年,高雄縣大社鄉所選育出來的珍珠芭樂大獲好評,成為臺灣農民栽種的主要品種之一,隨著數十年的演進,臺灣所栽種過的芭樂品種至少超過一百五十種以上,具有豐富的芭樂栽種與選種培育經驗。

由於芭樂屬於熱帶水果,臺灣的緯度可以栽種,不過主要還是以中南部為主,因為中南部的溫度較高,比北部適合芭樂生長,特別是彰化社頭、高雄燕巢、大社、宜蘭縣、南投縣、雲林縣、嘉義縣、台南縣、屏東縣等地均有大規模栽種,藉由不同品種的交錯栽種,讓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新鮮的芭樂。

芭樂的植物形態

芭樂樹根淺,樹幹高度可高達10~20公尺,樹皮光滑,偶爾會有片狀剝落,露出主幹的表層,樹葉長約15~20公分,背面有細微絨毛構造,顏色為暗綠色,搓揉會散發出淡淡的果香味,剛發育出來的芭樂果實堅硬生澀,熟成前不適合食用。芭樂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~32℃,產果適宜溫度為23~28℃,芭樂樹雖然是熱帶植物,但也不是太耐熱,若溫度過高或降水過多會造成果實成熟過快,甜度與脆度不佳,採收也不耐放,甚至有可能造成落果。芭樂樹也不耐寒,溫度低於 7℃ 就可能發生寒害現象。

臺灣常見的芭樂品種

  • 中山月芭樂
  • 日茂月芭樂
  • 宜蘭芭樂
  • 宜蘭紅心芭樂
  • 彩虹芭樂
  • 梨仔芭樂
  • 圓葉無籽拔(也稱為蘋果芭樂)
  • 泰國芭樂
  • 無子水蜜芭樂
  • 20世紀芭樂
  • 高雄2號珍珠芭樂
  • 珍珠芭樂
  • 水晶芭樂
  • 台農1號(帝王芭樂)
  • 宜蘭紅肉芭樂
  • 燕巢彩虹芭樂

芭樂的營養價值

芭樂富含豐富的植物纖維,特別是在綠色的表皮層,若將表皮削去是相當可惜的,整顆芭樂還有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、鈉、鉀、鈣、鎂、磷、鐵、鋅、脂肪、醣類,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,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,必須透過食物來補充,市售水果如釋迦、龍眼、黃金奇異果、奇異果、木瓜、甜柿、香吉士、草莓、鳳梨聖女番茄 ... 等,都含有許多的維生素C,而芭樂所含的維生素C比例,比這些水果還要高,白肉的芭樂含有的維生素C比例較紅肉芭樂高,是人類攝取維生素C的極好來源。

芭樂樹的葉子可以入藥。

延伸閱讀

外部連結

  1.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芭樂(番石榴)主題館 [開起網頁]
  2. 阿洲水果行:芭樂(英文:Guava) - 水果簡介 - 水果研究室 [開起網頁]
  3. 紅肉番石榴的介紹 [開起網頁PDF]
  4. 芭樂好處 [開起網頁]
  5.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-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: 番石榴 Fanshiliu [開起網頁]
  6. 全球侵入種資料庫 Psidium guajava (灌木) 番石榴 [開起網頁]
  7. 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: 番石榴栽培管理要點 [開起網頁PDF]

芭樂相片集

最後更新於 2015-07-26
© Copyright twsnap.com Since 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