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

《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》也常寫為《鷸蚌相爭,漁人得利》,意思是雙方的爭奪毫無意義,反而讓第三方得利,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兩個小國,趙國與燕國,這兩個國家在當時都不算是什麼大國,而秦國則是當時最有實力的國家,趙惠文王覬覦燕國很久了,希望能打下燕國以增加自己的國土與城邦,好為將來抵禦秦國而準備,但是趙惠文王並為注意到秦國為什麼沒有攻打趙國或燕國,有一次趙惠文王已經準備攻打燕國,燕國的國王立刻派蘇代[1]前往趙國議和,蘇代求見趙國的惠文王後,告訴了惠雯王「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」的故事,終於讓趙惠文王放棄攻打燕國,也讓秦國失去了一次併吞兩國的機會。

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出處

西漢·劉向的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[2]:「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鉗其喙,鷸曰:『今日不雨,門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』蚌亦謂鷸曰:『今日不出,門日不出,即有死鷸。』兩者不肯相舍,漁者得而並擒之。」
以上這段記載於戰國策的內容,大意是有一天好天氣,蚌從水中跑到岸上,打開牠的蚌殼做日光浴,忽然間鷸[3]飛過來啄蚌的肉,蚌當然不甘示弱,馬上把蚌殼合起來,用力夾住鷸的嘴,鷸想乾脆鉗制住蚌,讓蚌無法回到水中,想藉此曬死蚌,可是蚌的想法又不一樣,蚌想用力夾住鷸的組嘴,讓牠餓死,雙方就這樣將持不下,這時候來了一名漁人,看到鷸蚌相爭,就趁機把鷸和蚌都抓起來帶回家做料理。

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造句

  • 這兩家公司推出的商品相當類似,結果只好打價格戰,廝殺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市場被更大的公司搶走,正所謂"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"的下場。
  • "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"的故事告訴我們,與其在一個小水塘與經爭對手廝殺,還不如先合作,避免被併吞。
  • 他們兩人就算不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的重要,至少也應該知道"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"的道理吧?!
  • 與其打得兩敗俱傷,讓第三方獲利,還不如一開始就本著公平競爭的力基,有錢一起賺。

延伸閱讀

備註

  1. 蘇代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。
  2. 《戰國策》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,編集者為劉向,成書年代始於秦二世時期。
  3. 鷸是一種鳥類,大多數以土壤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,常棲息於海岸地帶。
最後更新於 2015-02-11
© Copyright twsnap.com Since 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