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秘魯國際馬鈴薯中心
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公佈資料
馬鈴薯栽種
馬鈴薯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氣候有不同的栽種方式,主要以塊莖的無性繁殖方式栽培,馬鈴薯比較喜歡在涼爽又不會太潮濕的氣候生長,對土壤的要求以土質疏鬆肥沃為佳,這也是馬鈴薯幾乎都在臺灣中南部栽種的主要原因。馬鈴薯是一種蠻特別的植物,很容易變異,且品種容易演化,特別是以播種培養的方式最容易變異,也因為這個特性,讓馬鈴薯的種類非常多,可以栽培出不同澱粉含量或不同顏色的馬鈴薯。馬鈴薯食用
承前段所述,澱粉含量較高的馬鈴薯適宜做為主食,營養成分也有比較適合做為蔬菜使用的品種,馬鈴薯的營養成分高,含有充足的熱量,食用後容易產生飽足感,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,馬鈴薯還包含了如蛋白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膳食纖維 ... 等營養成分。常見的馬鈴薯食用方式如馬鈴薯泥、馬鈴薯沙拉、馬鈴薯條、薯餅、洋芋片、馬鈴薯濃湯、可樂餅、起司馬鈴薯 ... 等。馬鈴薯有毒
馬鈴薯雖然已經是目前世界前三大主要糧食作物,但其實馬鈴薯本身具有毒性,因為馬鈴薯含有一種稱為茄鹼的物質,這種物質也稱為馬鈴薯毒素,就是一般所謂的龍葵素,雖然馬鈴薯含有這種物質,但新鮮的馬鈴薯含量較低,除非對此物質特別敏感者,正常人食用新鮮的馬鈴薯屬於安全範圍,但馬鈴薯一旦發芽,茄鹼的含量就會飆高,毒性對人體影響極大,就算把外皮以及發芽去掉,一樣無法除去毒性,且茄鹼對於高溫是相對穩定,透過烹煮也無法消除毒性,所以馬鈴薯發芽是絕對不能食用的。延伸閱讀
- 地瓜
- 花生
外部連結
- 南美洲秘魯首都利馬市的國際馬鈴薯中心: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-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
-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(農委會)介紹台灣的馬鈴薯引進與栽種情況:台灣馬鈴薯種薯栽培現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