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黑山羊

臺灣黑山羊正在休息

臺灣黑山羊科學分類

界:動物界 Animalia
門: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綱:哺乳綱 Mammalia
目:偶蹄目 Artiodactyla
科:牛科 Bovidae
屬:山羊屬 Capra
臺灣黑山羊(英文 Taiwan black goat)其實並不是台灣原生種,而是在17世紀時,由中國大陸所引進台灣的品種,早在游牧時期就有羊在台灣出現,台灣原生種的羊叫做台灣長鬃山羊,不過這種山羊的肉質不佳、體型嬌小,並不具有太大的經濟價值,而隨著台灣移民的進入,也從中國大陸帶來了原生於大陸的中國山羊,經過台灣多年的配種而成為現在的台灣黑山羊,肉質較早期的品種更加優良。

體型特徵

臺灣黑山羊的體型特徵非常好認,公母羊頭上都有長角,公羊角比較粗壯,呈現鐮刀狀,母羊角則比較小一點,黑色的舌尖,舌頭全長可達15至20公分,幼小的黑山羊沒有鬍鬚,成熟的黑山羊則有鬍鬚,黑山羊之所以稱為黑山羊,是因為全身的毛色均為黑色,部分黑山羊的毛色為黑褐色,與常見的白山羊或綿羊相比,黑山羊的羊騷味明顯較少。

黑山羊保有羊這種動物天生的平衡感,可以在陡峭的山坡上站立許久,甚至可在斜坡上生產。

品種

台灣所飼養用來食用的黑山羊,最早是引進中國山羊,是早期許多家庭的家畜,台灣曾經在在日據時期引進印度的山羊,接著引進美國安哥拉羊以及其他國家的山羊,用來與臺灣黑山羊進行配種繁殖,目前台灣食用的黑山羊多數為數十年來台灣畜牧業配種改良的成果,在民國七十年左右,臺灣黑山羊曾經差點滅種,而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在全台各地尋找收購黑山羊的原種,進行培育繁殖,終於讓臺灣黑山羊的數量與品種穩定下來,經農委會品種登記命名為台灣黑山羊恆春品系、花蓮品系和吉安山羊。

經濟價值

台灣黑山羊的主要經濟價值在於食用價值,黑山羊的肉質較白山羊優良,是台灣人在冬令進補的極品,特別是台灣人愛吃的羊肉爐,幾乎都是採用臺灣黑山羊的肉,除了食用價值之外,臺灣黑山羊本身也具有觀賞價值,特別是在各地的動物園,常見園方展出臺灣黑山羊作為觀賞與教育用途。

延伸閱讀

外部連結

  1. 台灣黑山羊保種
  2. 本土黑山羊保種復育 有機山羊肉區隔市場 - 上下游News&Market新聞市集
最後更新於 2015-04-13
© Copyright twsnap.com Since 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