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出處
《朱子語類‧論語十六》:「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,不是囫圇一物。」
宋·朱熹《答許順之書》:「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,正是鶻侖吞棗。」
備註:鶻侖吞棗 = 囫圇吞棗。宋·朱熹《答許順之書》:「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,正是鶻侖吞棗。」
成語故事
在古代有一位老師,他教育了很多的學生,有一天其中一位學生拿出新鮮的梨子和棗子出來吃,這時候老師家裡來了一位客人,這位客人是醫生,所以看到學生吃的梨子和棗子,就告訴他們雖然梨子有益牙齒,但吃多了會傷脾,而棗子有益於脾,可是吃多了會傷牙齒,這位學生聽了就說:「那他吃梨子的時候 只咀嚼而不要吞下去,這樣就不會傷害脾臟,而吃棗子的時候就不要咀嚼,直接整個吞下去,這樣就不會傷害牙齒了。」那位老師的客人聽了後,搖搖頭說:「你這根本就是囫圇吞棗。」成語造句
- 小妹上課聽講都不加思考,胡倫吞棗的學習,只要考題改變他就答不出來。
- 新來的老師說他最討厭學生囫圇吞棗,最喜歡學生上課發問並找尋問題的答案。
- 聰明的人懂得思考是非對錯,不會囫圇吞棗。
- 這位主管囫圇吞棗的接受了底下人所有的意見,結果就是做出錯誤的判斷。
延伸閱讀
囫圇吞棗成語備註
- 朱熹是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婺源人,即今江西婺源,是南宋著名理學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,其著作甚多,輯定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為四書作為教本。